五和十的成语有哪些(73个)

  • 1、

    暗淡无光 [ àn dàn wú guāng ]

    释义:暗淡: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失去光彩。

    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太阳过了,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,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。”

  • 2、

    拔十得五 [ bá shí dé wǔ ]

    释义:想选拔十个,结果只选得五个。指选拔人才不容易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今拔十失五,犹得其半,而可以崇迈世数,使有志者自励,不亦可乎?”

  • 3、

    拔十失五 [ bá shí shī wǔ ]

    释义: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今拔十失五,犹得其半,而可以崇迈世数,使有志者自励,不亦可乎?”

  • 4、

    从头到尾 [ cóng tóu dào wěi ]

    释义:从开头到结尾。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。

    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孟子三》:“是金声底,从头到尾只是金声;是玉声底,从头到尾只是玉声;是丝竹之声,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。”

  • 5、

    风调雨顺 [ fēng tiáo yǔ shùn ]

    释义:调:调和;顺:和协。风雨及时适宜。形容风雨适合农时。

    出处:《旧唐书·礼仪志一》引《六韬》:“既而克殷,风凋雨顺。”

  • 6、

    目迷五色 [ mù mí wǔ sè ]

    释义:五色:各种颜色。形容颜色既多又杂,因而看不清。比喻事物措综复杂,不易分辨清楚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五色令人目盲。”

  • 7、

    三番五次 [ sān fān wǔ cì ]

    释义:番:遍数。一再,多次。

    出处:元·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:“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,萧条旅馆,个月期程,不蒙放参。”

  • 8、

    三坟五典 [ sān fén wǔ diǎn ]

    释义: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是能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”

  • 9、

    三纲五常 [ sān gāng wǔ cháng ]

    释义: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

    出处: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三纲者,何谓也?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智、信也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三令五申 [ sān lìng wǔ shēn ]

    释义:令:命令;申:表达,说明。多次命令和告诫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铁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三令五申,示戮斩牲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声价十倍 [ shēng jià shí bèi ]

    释义:声价:声望和社会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价十倍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识二五而不知十 [ 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 ]

    释义: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十风五雨 [ shí fēng wǔ yǔ ]

    释义:十天一刮风,五天一下雨。形容风调雨顺,气候适宜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十行俱下 [ shí háng jù xià ]

    释义: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梁本纪下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,辞藻艳发,博综群言,善谈玄理。”《梁书·简文曾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,九流百氏,经目必记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十步芳草 [ shí bù fāng cǎo ]

    释义:芳草:香草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夫十步之间,必有茂草;十室之邑,必有俊士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十里长亭 [ shí lǐ cháng tíng ]

    释义: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,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处,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。

    出处:《白孔六帖》卷九:“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十恶不赦 [ shí è bù shè ]

    释义:指罪恶极大,不可饶恕。

    出处: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又列重罪十条:……其犯此十者,不在八议论赎之限。”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恶不赦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十拿九稳 [ shí ná jiǔ wěn ]

    释义:比喻很有把握。

    出处:明·阮大铖《燕子笺·购幸》:“此是十拿九稳,必中的计较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十年窗下 [ shí nián chuāng xià ]

    释义: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
    出处: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十全十美 [ shí quán shí měi ]

    释义:十分完美,毫无欠缺。

    出处: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十围五攻 [ shí wén wǔ gōng ]

    释义: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,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。

   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十羊九牧 [ shí yáng jiǔ mù ]

    释义: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
    出处:《隋书·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十载寒窗 [ shí zǎi hán chuāng ]

    释义:载:年。指长期苦读。

    出处: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三折:“十载寒窗积雪余,读得人间万卷书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十生九死 [ shí shēng jiǔ sǐ ]

    释义:形容历尽艰险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八月十五赠张功曹》诗:“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十室九空 [ shí shì jiǔ kōng ]

    释义:室:人家。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。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。

    出处:《抱朴子·用刑》:“徐福出而重号淘之仇,赵高入而屯豺狼之党,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”

  • 26、

    十指连心 [ shí zhǐ lián xīn ]

    释义:十个指头连着心。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。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。

    出处:明 汤显祖《南柯记 情尽》:“哎也!焚烧十指连心痛,图得三生见面圆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十字街头 [ shí zì jiē tóu ]

    释义:指纵横交叉、繁华热闹的街道。也借指人世间,现实社会。

    出处:元 无名氏《村乐堂》:“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,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,这公事不虚诳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四分五裂 [ sì fēn wǔ liè ]

    释义:形容不完整,不集中,不团结,不统一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:‘魏南与楚而不与齐,则齐攻其东;东与齐而不与赵,则赵攻其北;不合于韩,是韩攻其西;不亲于楚,则楚攻其南: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。’”

  • 29、

    四书五经 [ sì shū wǔ jīng ]

    释义: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
    出处: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”宋·朱熹著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
  • 30、

    十变五化 [ shí biàn wǔ huà ]

    释义:指变化多端。

   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世有祝师及诸幻术,犹能履火蹈刃,种瓜移井,倏忽之间,十变五化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十恶五逆 [ shí è wǔ nì ]

    释义: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嫂嫂也,我不曾犯十恶五逆,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。”

  • 32、

    十十五五 [ shí shí wǔ wǔ ]

    释义:①指十个一群,五个一组。形容错乱不齐。②指每十里五里。

    出处:《乐府诗集·艳歌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;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十光五色 [ shí guāng wǔ sè ]

    释义:形容景象纷繁,色彩绚丽。

    出处:清·归懋仪《百字令·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》词:“王台问字,料理吾乡去。海东云起,十光五色争睹。”

  • 34、

    十浆五馈 [ shí jiāng wǔ kuì ]

    释义: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指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

    出处: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

  • 35、

    十雨五风 [ shí yǔ wǔ fēng ]

    释义:十天下一场雨,五天刮一次风。谓风调雨顺。

    出处:前蜀·杜光庭《画五岳诸神醮词》:“上扶邦国,傍祐黎元。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,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倏忽之间 [ shū hū zhī jiān ]

    释义:倏:忽然,极快地。指极短的时间。

    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昼游乎茂树,夕调乎酸咸,倏忽之间,坠于公子之乎。”

  • 37、

    万紫千红 [ wàn zǐ qiān hóng ]

    释义:形容百花齐放,色彩艳丽。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闻一知十 [ wén yī zhī shí ]

    释义: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五风十雨 [ wǔ fēng shí yǔ ]

    释义:五天刮一次风,十天下一场雨。形容风调雨顺。

    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是应》:“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五谷丰登 [ wǔ gǔ fēng dēng ]

    释义:登:成熟。指年成好,粮食丰收。

    出处:《六韬·龙韬·立将》:“是故风雨时节,五谷丰登,社稷安宁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五彩缤纷 [ wǔ cǎi bīn fēn ]

    释义:五彩:各种颜色;缤纷:繁多交错的样子。指颜色繁多,非常好看。

   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铺设得五彩缤纷,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,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五光十色 [ wǔ guāng shí sè ]

    释义:形容色彩鲜艳,花样繁多。

    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五光徘徊,十色陆离。”

  • 43、

    五行八作 [ wǔ háng bā zuò ]

    释义:泛指各行各业。

    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五行八作,就没你这一行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五方杂处 [ wǔ fāng zá chǔ ]

    释义:五方:东南西北中,泛指各处;处:住。形容大城市的居民,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是故五方杂厝,风俗不纯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五马分尸 [ wǔ mǎ fēn shī ]

    释义:古代的一种酷刑,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。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。

    出处:王西彦《老太婆伯伯》:“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,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,五马分尸。”

  • 46、

    五花八门 [ wǔ huā bā mén ]

    释义: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

    出处:《虞初新志·孙嘉淦》:“伏龙以西,群峰乱峙,四布罗列,如平沙万幕,八门五花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五内如焚 [ wǔ nèi rú fén ]

    释义:五内:五脏;俱:都;焚:烧。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象火烧得一样。比喻非常焦急。

    出处: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十三回:“据弟打听,非备款百万,不能了事。似此从何筹画?前数天不见兄长覆示,五内如焚。”

  • 48、

    五日京兆 [ wǔ rì jīng zhào ]

    释义:京兆:即京兆尹,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。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吾为是公尽力多矣,今五日京兆耳,安能复案事?”

  • 49、

    五颜六色 [ wǔ yán liù sè ]

    释义: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。引伸为各色各样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四回:“惟各人所登之云,五颜六色,其形不一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五色无主 [ wǔ sè wú zhǔ ]

    释义:五色:指人脸上的神采;无主:无法主宰。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禹在省方,济于江,黄龙负舟,舟中无人,五色无主。”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。”

  • 51、

    五十步笑百步 [ 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 ]

    释义: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。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,只是程度上轻一些,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
  • 52、

    五世其昌 [ wǔ shì qí chāng ]

    释义:世:代;其:时间副词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孙昌盛。旧时用于祝人新婚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为妫之后,将育于姜,五世其昌,并于正卿;八世之后,莫之于京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五体投地 [ wǔ tǐ tóu dì ]

    释义: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。比喻佩服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三国》:“致敬之式,其仪九等:一、发言慰问,二、俯首示敬,三、举手高揖,四、合掌平拱,五、屈膝,六、长跪,七、手膝踞地,八、五轮俱屈,九、五体投地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五脏六腑 [ wǔ zàng liù fǔ ]

    释义:五脏:脾、肺、肾、肝、心;六腑: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、胆。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。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。

    出处: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:“凡人三百六十节、九窍、五脏六腑。”

  • 55、

    学富五车 [ xué fù wǔ chē ]

    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一目十行 [ yī mù shí háng ]

    释义: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
    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。”宋·刘克庄《杂记六言五首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
  • 57、

    一五一十 [ yī wú yī shí ]

    释义:五、十:计数单位。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。比喻叙述从头到尾,源源本本,没有遗漏。也形容查点数目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这妇人听了这话,也不回言,却踅过来,一五一十,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。”

  • 58、

    以一当十 [ yǐ yī dāng shí ]

    释义:当:相当。一个人抵挡十个人。形容军队英勇善战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
  • 59、

    一暴十寒 [ yī pù shí hán ]

    释义: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

    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源源本本 [ yuán yuán běn běn ]

    释义:源头和根本。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,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,讲的源源本本,有条有理。”

五和十的词语有哪些(2个)

  • 十拿九准比喻很有把握。
  • 五内俱焚五内:五脏;俱:都;焚:烧。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象火烧得一样。比喻非常焦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