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有学问有书字的成语(206个)

  • 1、

    百折不挠 [ bǎi zhé bù náo ]

    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
    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
  • 2、

    闭户读书 [ bì hù dú shū ]

    释义: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
   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第八》第三卷:“盖须切磋起明也。见闭户读书,师心自是。”

  • 3、

    秉笔直书 [ bǐng bǐ zhí shū ]

    释义: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,不隐讳。

    出处: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

  • 4、

    博览群书 [ bó lǎn qún shū ]

    释义:博:广泛。广泛地阅读各种书。形容读书很多。

    出处:《周书·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
  • 5、

    不耻下问 [ bù chǐ xià wèn ]

    释义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
  • 6、

    不可胜数 [ bù kě shèng shǔ ]

    释义:胜:尽;计:核算。数也数不过来。形容数量极多。

    出处: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,不可胜数。”

  • 7、

    博览古今 [ bó lǎn gǔ jīn ]

    释义:博:广博。广泛阅读古今书籍,通晓古今学识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成帝纪赞》:“博览古今,容受直辞。”

  • 8、

    不好意思 [ bù hǎo yì sī ]

    释义: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。②害羞;难为情。

    出处:?

  • 9、

    才高八斗 [ cái gāo bā dǒu ]

    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承先启后 [ chéng xiān qǐ hòu ]

    释义:继承前代的,启发后代的。

    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刺股读书 [ cì gǔ dú shū ]

    释义:比喻刻苦攻读。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以礼相待 [ yǐ lǐ xiāng dài ]

    释义:用应有的礼节接待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九回:“赵枢密留住禇坚,以礼相待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才华横溢 [ cái huá héng yì ]

   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
   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才学兼优 [ cái xué jiān yōu ]

    释义:才能和学问都优秀。

    出处:《隋唐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,思卿才学兼优,必有妙论,故召卿来,为朕草一诏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才占八斗 [ cái zhān bā dǒu ]

    释义:才:文才,才华。形容人学问高,文才好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:“天下文才共一石,而子建独得八斗!” 注:一石等于十斗。石,念 dàn 。

  • 16、

    长材茂学 [ cháng cái mào xué ]

    释义: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。

    出处:明·归有光《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》之一:“开局秉笔,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,必有所见广圣意者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大书特书 [ dà shū tè shū ]

    释义:书:写。大写特写。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答元侍御书》:“而足下年尚强,嗣德有继,将大书特书,屡书不一书而已也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丹书铁契 [ dān shū tiě qì ]

    释义: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又与功臣剖符作誓,丹书铁契,金匮石室,藏之宗庙。”

  • 19、

    丹书铁券 [ dān shū tiě quàn ]

    释义: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丹书铁券,传于无穷。”

  • 20、

    道山学海 [ dào shān xué hǎi ]

    释义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
  • 21、

    倒行逆施 [ dào xíng nì shī ]

    释义:原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

  • 22、

    得心应手 [ dé xīn yìng shǒu ]

    释义:得:得到,想到;应:反应,配合。心里怎么想,手就能怎么做。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。”

  • 23、

    读书三到 [ dú shū sān dào ]

    释义: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训学斋规》:“余尝谓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……三到之中,心到最紧。”

  • 24、

    读书三余 [ dú shū sān yú ]

    释义: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遇传》云:“人有从学者,……从学者云,苦渴无日。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:‘三余’之意。遇言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”

  • 25、

    读书种子 [ dú shū zhǒng zǐ ]

    释义: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书种文种》:“山谷云:‘士大夫子弟,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,有才气者出,便当名世矣。’”

  • 26、

    读书得间 [ dú shū dé jiàn ]

    释义: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4回:“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!你说的一点不错。”

  • 27、

    笃实好学 [ dǔ shí hào xué ]

    释义:笃实:踏实,实在。认真踏实,爱好学问。

    出处:《北史·张衮传》:“衮笃实好学,有文才。”

  • 28、

    睹物思人 [ dǔ wù sī rén ]

    释义:睹:看;思:思念。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

    出处:唐·裴铏《传奇·颜睿》:“贵妃赠辟(避)尘犀簪一枚,曰:‘异日睹物思人。’”

  • 29、

    咄咄怪事 [ duō duō guài shì ]

    释义:表示吃惊的声音。形容不合常理,难以理解的怪事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(殷浩)被废在信安,终日恒书空作字,扬州吏民寻义逐之,窃视,唯作‘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
  • 30、

    丹书白马 [ dān shū bái mǎ ]

    释义: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申以丹书之信,重以白马之盟。”颜师古注:“白马之盟,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。”

  • 31、

    读书君子 [ dú shū jūn zǐ ]

    释义: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。

    出处:

  • 32、

    读书破万卷 [ dú shū pò wàn juàn ]

    释义:破:突破;卷:书籍册数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
  • 33、

    咄咄书空 [ duō duō shū kō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

  • 34、

    废书而叹 [ fèi shū ér tàn ]

    释义: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余读《孟子》书,至梁惠王问‘何以利吾国’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”

  • 35、

    焚书坑儒 [ fén shū kēng rú ]

    释义:焚:烧;坑:把人活埋;儒:指书生。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

    出处:汉·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
  • 36、

    伏龙凤雏 [ fú lóng fèng chú ]

    释义: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

  • 37、

    燔书阬儒 [ fán shū gāng rú ]

    释义: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怙威,燔书阬儒,自任私智。”

  • 38、

    燔书坑儒 [ fán shū kēng rú ]

    释义: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同“焚书坑儒”。

    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”

  • 39、

    飞书走檄 [ fēi shū zǒu xí ]

    释义:迅速地书写文件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》诗:“绣衣貂裘明积雪,飞书走檄如飘风。”

  • 40、

    奋笔疾书 [ fèn bǐ jí shū ]

    释义: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

    出处:宋·张克庄《题方汝一班师赞后》:“或隐匿未彰,而奋笔疾书;或一语之乖谬,或一行之谄曲,虽其人之骨已朽,必绳以《春秋》之法,读之使人汗出。”

  • 41、

    奋笔直书 [ fèn bǐ zhí shū ]

    释义: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同“奋笔疾书”。

    出处:清·墨憨斋《醒名花》第十四回:“贤侄今日,奋笔直书,如行云流水,珠玑错落,俊爽之才,有同健鹰之摩秋汉,真命世杰也,与古人何多让焉,将来正未可量。”

  • 42、

    篝火狐鸣 [ gōu huǒ hú míng ]

    释义:夜里把火放在笼里,使隐隐约约象磷火,同时又学狐叫。这是陈涉、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。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。’”

  • 43、

    黄耳传书 [ huáng ěr chuán shū ]

    释义: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初机有俊犬,名曰黄耳,甚爱之。既而羁寓京师,久无家问,……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,犬寻路南走,遂至其家,得报还洛。其后因以为常。”

  • 44、

    衡石程书 [ héng shí chéng shū ]

    释义: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同“衡石量书”。

    出处:宋·李纲《建炎进退志·总叙下之上》:“近君子而远小人,虽不亲细务,大功可成;不然,虽衡石程书,卫士传餐,亦无益也。”

  • 45、

    衡石量书 [ héng shí liàng shū ]

    释义: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,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,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於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

  • 46、

    狐鸣鱼书 [ hú míng yú shū ]

    释义: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

  • 47、

    宏儒硕学 [ hóng rú shuò xué ]

    释义:指学问渊博的人。

    出处:

  • 48、

    洪乔捎书 [ hóng qiáo shāo shū ]

    释义:指言而无信的人。

   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。”

  • 49、

    黄麻紫书 [ huáng má zǐ shū ]

    释义:皇帝的文告,用黄麻纸书写,用紫泥封缄,故称。同“黄麻紫泥”。

    出处:清·钱谦益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》:“黄麻紫书,照耀夜壑。”

  • 50、

    家书抵万金 [ jiā shū dǐ wàn jīn ]

    释义:比喻家信的珍贵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甫《春望》诗: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

  • 51、

    家学渊源 [ jiā xué yuān yuán ]

    释义: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。

    出处:《北史·江式传》:“式少专家学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测其渊源,览其清浊,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。”

  • 52、

    借书留真 [ jiè shū liú zhēn ]

    释义:指借别人的书,抄写后留下正本,把抄本还给别人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》:“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。”

  • 53、

    敬贤礼士 [ jìng xián lǐ shì ]

    释义:礼:以礼相待,尊重。士:古时称有学问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学识出众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实子安逊,学尚明察,敬贤爱士,以秀才为郎中。”

  • 54、

    据鞍读书 [ jù ān dú shū ]

    释义: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。后多形容学习勤奋。

    出处:《渊鉴类函·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第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乃觉。”

  • 55、

    据为己有 [ jù wéi jǐ yǒu ]

    释义: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。

    出处:明·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二十四出:“先从片进,累建大功,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。”

  • 56、

 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[ 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 ]

    释义: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

    出处: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·陆九渊《政之宽猛孰先论》:“鸣呼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

  • 57、

    两脚书橱 [ liǎng jiǎo shū chú ]

    释义: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

  • 58、

    临池学书 [ lín chí xué shū ]

    释义:临:靠近,挨着。指刻苦练习书法。

    出处:《晋书·卫恒传》:“弘农张伯英者,因而转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。下笔必为楷则,号葱葱不暇草书。”

  • 59、

    老师宿儒 [ lǎo shī xiǔ rú ]

    释义: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

    出处: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

  • 60、

    立地书厨 [ lì dì shū chú ]

    释义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吴时传》:“时敏于为文,未尝属稿,落笔已就,两学目之曰‘立地书厨’。”

形容有学问有书字的词语(1个)

  • 铁券丹书铁券:用铁制的凭证;丹书:用朱砂写字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